881乳腺癌与胃癌治疗进展解读

导读

年11月14号,“年金陵肿瘤学新进展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并探讨了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消化道肿瘤治疗的相关进展。乳腺癌现在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达到女性恶性肿瘤的32%。而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为此我们请到殷咏梅教授为我们解读近年来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进展。此外,胃癌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类癌种,我国也是胃癌大国,同时胃癌的治疗一直困扰着国内肿瘤专家,为了了解胃癌治疗相关进展,我们请到梁军教授为我们解答胃癌治疗方面的问题。

讨论专家简介

殷咏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会(CSCO)执委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协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CBCS)委员,江苏省化疗和生物治疗学会乳腺癌学组副主委。

梁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内科主任,医院肿瘤部主任,CSCO副理事长,CSCO副主任委员/肝癌专家委员会/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临床》、《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编委等职。

肿瘤资讯:在本次论坛中,您介绍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相关进展,能否请您谈谈其中最令人可喜的研究进展吗?

殷咏梅教授:从多年前Beatson教授使用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去势的方法治疗晚期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到年后的今天,乳腺癌发展史上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治疗手段和治疗药物都在不断的刷新。除了过去的三苯氧胺和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我们现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还包括雌激素受体下调剂氟维司群,逆转耐药的mTOR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以及明星产品CDK4-6的抑制剂palbociclib。CDK4-6抑制剂在最新的内分泌治疗一线数据上的疗效远超过去几年临床上运用的三苯氧胺、芳香化酶抑制剂,以及氟维司群,所以在内分泌治疗上,新的药物不断问世可以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获益,不过这些数据有些是二期临床研究结果,我们还需期待三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肿瘤资讯:现在精准治疗较为热门,能请您谈谈内分泌治疗如何在精准治疗中发挥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码?

殷咏梅教授:现在肿瘤领域都在提倡精准治疗,但是目前来说我们在治疗上的选择还是经验治疗,或者来自于一些临床研究数据的提示,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到量体裁衣、量身定做的治疗,我认为可能需要寄希望于精准医疗的先进测序方法,比如全基因组测序。通过这些方法获得这部分病人产生耐药的机制,然后根据耐药的机制,个体化的去选择病人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这样的治疗方式是我们未来所期待的。不过现在我们还有一些看不透的临床研究,例如BOLERO-2研究。这个研究发现,虽然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去改善患者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现象,但是却发现依维莫司mTOR通路激活的疗效与药物本身通路激活之间没有太必然的关系,这是我们匪夷所思或者困惑的地方。但也正因为困难以及我们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要去探索,所以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很长的路要走。

肿瘤资讯:梁军教授,您好!胃癌作为我国高发的一个病种,并且治疗进展较慢,您能谈谈现在我国胃癌治疗可能突破的方向在哪里吗?

梁军教授:我国的确是一个胃癌大国,应该说世界上一半左右的胃癌患者在中国。因为胃癌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地区特色和高度异质性,所以最近几年在治疗上没有很大的突破。另外,胃癌在东西方间差距较大,NCCN指南和中国指南也差距很大。此外,我国胃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发病时晚期病人所占比例较多,这给我们胃癌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刚才你提到的近几年我国在胃癌治疗上会不会有很好的突破,我觉得这个可以寄希望于胃癌的分子分型。年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对胃癌进行分子分型的文章,将胃癌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为4个类型,这个分型将对我们精准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带来很大的益处。我们原来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以及WHO分型都只是从临床角度上的分型,没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型,而分子生物学角度的分型可以提示我们每个胃癌临床类型的基因变化情况、基因扩增情况以及寻找基因的驱动基因。这些都给我们胃癌治疗带来很大的突破,在胃癌精准化治疗,个体化治疗以及胃癌的异质性上给到我们很好的启示。因为这个分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基因角度对胃癌进行了很好的区分,在胃癌的高发部位幽门、胃体以及胃食道结合部等中都有很多不同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事件发生,这样分型就可以解决胃癌的异质性问题。尽管胃癌的分子分型才刚刚兴起,但是迅速的得到国内外专家同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接下来的肿瘤临床实验将根据胃癌分子分型的基因突变情况、扩增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我想这将是胃癌个体化治疗或者胃癌异质性上很大的突破,我们很期待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去年,根据胃癌的分子分型,国际和国内已经开展了很多临床实验,我们很期待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给我们胃癌的治疗带来较大的突破。

肿瘤资讯:在今天下午的论坛中,您探讨了了胃癌转化治疗的“是与非”,胃癌的转化治疗给患者带来了生存的获益,但是也存在手术时机、化疗方案选择的问题,您能和我们谈谈如何选择胃癌患者进行转化治疗以及这个转化治疗的时机吗?

梁军教授:胃癌的转化治疗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胃癌的转化治疗在广义上包括两方面:第一,胃癌围手术期的新辅助治疗;第二,将不能手术的病人转化成可手术的病人,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最近有很多研究表明,对晚期不可切除病人进行转化治疗,使用高效低毒的folfox等化疗方案,让我们在临床上获得了一个高效低毒及高缓解率的结果。这使得一部分病人通过转化治疗,把不可切除的病灶转化成可切除的,然后进行根治切除,从而大大的延长病人的生存。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胃癌转化治疗的“是”,但是转化治疗的“非”也存在。若是我们没有准确的找到病人个体化治疗的方案,使得转化治疗没有成功,我们就很可能延误病人的治疗。关于新辅助治疗,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在争议何种病人可以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我们也在担心,如果一个可手术的病人,我们为了完成新辅助治疗,使得胃癌产生降期,或者获得R0切除,或者为了消灭微小转移灶以及进行术前、术后化疗方案的比较,但是患者并没有从新辅助治疗中获益,反而使能手术的病人没能手术,延误了病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点还是在于我们需要对胃癌病人进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找到能对新辅助治疗获益的合适患者,从而预测化疗方案、靶向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要看看是否能从最新的分子分型中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对患者的预后做出良好的判断,这是我们所期待的。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发,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下载APP

海量资讯等着你!

在专业平台说观点?首选肿瘤资讯

投稿信箱:oncologynews

.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by/1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