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才21岁就得胃癌晚期,凶手竟然是自己亲奶奶!很多父母现在还在做!
2.11岁男孩频发癫痫常吃烧烤麻辣烫脑中取出活虫
才21岁就得胃癌晚期,凶手竟然是自己亲奶奶!很多父母现在还在做!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经历或者见过的画面。以前乡下,小孩吃饭总是喜欢乱走乱爬,那么大人就会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拿着小汤勺在后门跟着喂饭。小孩子还没长牙,吃不了硬的的食物,大人就会先咬碎嚼烂了然后喂给小孩吃。又或者是,有时候食物太烫,大人会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然后再喂给小孩吃。就像是那些大鸟喂养小鸟一样,回忆起画面会觉得特别温馨。
可是,谁会知道,这些“爱的喂养”竟然会给“胃癌”埋下祸根!
小时候被大人嚼食喂养埋下祸根,21岁小伙查出晚期胃癌。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被查出胃癌,还是晚期,追踪病因竟与他小时候常被大人嚼食喂养染上幽门螺杆菌有关。医院萎缩性胃炎——消化道早癌专病门诊专家说道,如今年轻人患胃癌并不罕见,其中85%的患者初诊已是晚期,多数都当作了普通胃病而延误治疗。
从小被嚼食喂养21岁查出胃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侯晓华教授说,自从上个月该门诊开诊以来,已有5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查出胃癌,其中大部分都已到晚期,江夏区21岁的小伙子小李就是其中一例。
小李从小胃部就有毛病,时常出现厌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等症状,但家长都以为是普通胃病没当回事。今年春节前,小李突然觉得胃部疼痛加重,随便吃了点胃药。前段时间,小李觉得胃部不适加重,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出来后,一家人都吓坏了,21岁的他竟患上了胃癌。
追查病因时,侯晓华教授了解到,小李从小是奶奶带大的,疼爱孙子的奶奶喜欢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喂食时还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侯晓华判断,就是因为这个习惯让小李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并经过20年的发展,加上小李平时喜欢熬夜,生活和饮食都没有规律,有医院确诊,最终发展为胃癌。
1%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0%—60%左右,”侯晓华说,幽门螺杆菌传染途径包括口对口传播,如家人的亲吻、父母嚼食喂养小儿,以及粪便传播,如食用污染的食物、水等。在我国,儿童的感染率偏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不仅儿童期的身体发育会受到影响,成年后的胃癌发病率是未感染者的4一6倍。
“但也没必要谈幽门螺杆菌色变。”侯晓华教授解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众多,但胃癌发病率仅为万分之3.5,并非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演变为胃癌。演变成胃癌与患者自身的遗传背景、易感体质等有一定的关系。从正常胃到胃癌的演变通常经过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一般快速型的胃癌发展期需7—8年时间,普通型则长达20—22年,从早期胃癌演变至中、晚期胃癌还需约3—5年时间,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的进程则为l0—20年。可见只要引起重视,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预防胃癌的发生。
“老胃炎”1~2年做次胃镜可防癌。“由于胃镜检查比较痛苦且费用略高,绝大多数人不愿做,因此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很低,85%的胃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侯晓华坦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健康普及率低。而同样为胃癌高发国家的日本,胃癌的早期检出率超过85%。
11岁男孩频发癫痫常吃烧烤麻辣烫脑中取出活虫
头痛、四肢抽搐、口唇青紫、意识丧失……上海11岁男孩频发“癫痫”,开颅手术之后,始作俑者竟然是一条不知何时“游”进他大脑里的虫子!而类似悲剧并非个例。医生呼吁:不要生吃或半生吃蛙、蛇、禽、猪等动物的肉类,以防寄生虫“上头”。
男孩频发癫痫脑中取出7厘米活虫
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主任马杰以及该科医生赵阳告诉记者,11月12日,医院收治了一名专程从安徽省天长市来沪求医的11岁男孩,男孩姓何,病情严重。平日一直有头痛、抽搐毛病,最近一次抽筋,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眼上翻,口唇青紫,且伴有呕吐,持续时间达3分多钟。“我们分析两种可能,一是脑肿瘤,二是寄生虫病。”
拍片结果显示,男孩左侧额顶部大脑有占位现象,周边有水肿,病因必须开颅手术才能见“分晓”。
11月19日,马杰给男孩做了微创开颅手术。手术一开始,医生就在男孩皮层下方1厘米的地方发现了病变组织,颜色已经变得灰暗,当中包裹了一条白色条状虫体,长约7厘米,宽0.2厘米。“这条虫头端膨大,有小分叉,体端细长,有弹性,通体白色,离体后在标本盒内仍在不停蠕动。”经寄生虫抗体筛查,确诊这是一条曼氏裂头蚴。
两位医生感叹小何“不幸中的万幸”。“病变组织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中央前回的位置,左侧大脑半球是大多数人的优势半球,稍一不慎就会引起偏瘫、麻木等,所幸病变区域是非功能区域。”马杰说,目前孩子恢复良好。
寄生虫“上头”并非个例
赵阳医生告诉记者,这几天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还收治了一名5岁女孩,病况比小何还要严重。“脑部病变组织较大,几乎整个大脑全被侵占。由于病势严重,只能用药物保守治疗,目前治疗前景仍不可知。”
今年1月份,31岁的刘先生突然全身抽搐瘫倒在地,即刻不省人事。最初诊断“癫痫”,医院治疗无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菊祥教授发现其左侧大脑半球的额叶深部有新的“阴影”。开颅手术中,夹出了一条会游动的长虫子,也是曼氏裂头蚴。
男孩常吃烧烤麻辣烫
活虫是怎么“钻”到脑子里去的呢?马杰和赵阳在向孩子和家属采集病史过程中获知,男童平时爱吃烧烤、麻辣烫等食物,饮食中常有鱼虾蟹等海鲜类食品;父母知道他爱吃“野生黄鳝”,常常烹饪此类食物;他还有食用蛇肉的经历。而31岁的刘先生也有爱吃路边烧烤的习惯。
裂头蚴是最常见于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当人进食未煮开、含虫卵的水或含有原尾蚴(继续寻找宿主发育后即为裂头蚴)的野味后,虫卵被进食者的肠壁吸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安家落户”至眼睛、口腔、颌面部、脑组织、内脏等,原尾蚴也可穿过肠壁入腹腔,移行到其他部位。“裂头蚴一旦进入人脑,不仅代谢的产物会对大脑带来损害,更可怕的是随着它不停游走,会对大脑带来不可修复的破坏。”
马杰说,猪肉绦虫等其他寄生虫也会以囊虫或卵的形态进入血管,从而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内生存。他进一步解释,脑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酷似脑瘤,可造成阵发性头痛、喷射状呕吐、癫痫、瘫痪甚至昏迷,而癫痫是最为常见的症状。
不要生吃蛙蛇肉类以防寄生虫“上头”
两位医生呼吁,不要生吃或半生吃蛙、蛇、鸡、猪、马肉,不喝不洁净的水。此外,南方农村历来有用青蛙肉槌烂生敷贴在皮肤伤口患处,以治疗局部溃疡等疾病的习俗,还有生吞蛇胆、生饮蛇血,这些都是感染裂头蚴的主要方式。
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女人脸上长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