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四院具有卓越专科的国际医学中心
ZJU4H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ofExcellence
浙大四院「新生代」专家系列报道第三期
一周来了2位胃癌患者
胃癌正在悄悄找上年轻人
这或许是一段很残忍,但真实的对话。
“我女儿还有救吗,她才27岁?”
“胃癌发现得太晚,多处转移、情况很差,目前没有有效的方案可以延缓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减轻她的痛苦……”
问话的是小张的妈妈,谈话间气氛一度接近冰点。
听到问题的时候,浙大四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虞卫华心中一颤,但是这个事实必须由她亲口说出。
病房是充满治愈和希望的地方,也时常伴有绝望和无奈……
“胃癌”晚期和死亡的距离太近太近
小张在国外经商,工作非常繁忙,吃饭常常不能按时,1年前就已经出现上腹隐痛,由于发作频率不高,再加上国外就医不方便,医院就诊。
后来,疼痛发作越来越频繁,并出现了腹胀恶心及体重减轻的症状,小张不得不回国看病。
医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癌,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胃癌晚期伴多处转移”,后来进行过化疗,但小张无法耐受就没有再继续。
最后,为了方便看护,家人将她接回老家义乌,住进浙大四院消化内科病房继续诊治,可惜此时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已回力无天,年纪轻轻的小张没多久后黯然离世。
当然关于胃癌,不尽如此,及早发现可以及早治愈。
虞医生回忆说,她还记得接诊小张的那周,门诊还碰到一位35岁的女士。她们俩故事的开头很相似,但是结局全然不同。
这位女士出现上腹不适一个多月后,到浙大四院就诊。胃镜检查后发现有胃糜烂,放大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提示,是低分化腺癌。
“幸运的是,这位患者从发现到治疗时间上没有特别耽误,最后选择了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唏嘘,
如果小张也能早些发现胃癌,
结局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中国VS日本
日本胃癌治愈率是中国的4倍
关键在于「胃镜筛查」
虞卫华副主任医师介绍,中国和日本同是胃癌大国,全世界有将近一半的胃癌患者都在中国。
在中国,胃癌5年的治愈率仅为20%,
但是日本的治愈率却可以高达到80%。
日本胃癌的治愈率之所以那么高,
主要在于「早筛查早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每年总共有万人进行胃镜检查,也就相当于有12.5%的人能够对自己的胃进行筛查。从这个数据推算,5年内就相当于有62.5%的人对胃进行筛查。
“想一下我们自己,家里有人
在五年内做过一次胃镜吗?”
“没有。”
虞卫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由于胃镜筛查普及不足等原因,80%以上的中国患者发现胃癌时已是进展期。
因为,通常早期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和普通胃病表现类似,有的也可以通过服用胃药缓解,这就容易引起老百姓对相关症状的忽视。
“进展期胃癌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
因此,
胃癌早期发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直接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许多老百姓认为无症状就不需要去做胃镜检查,这其实是误区。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这类人群建议及早筛查胃癌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沿海地区
是我国胃癌发病率高发地区之一,
其中高盐饮食是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义乌地区的老百姓也容易中招!
这是因为
高盐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
在胃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
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
(被WHO列为一级致癌物)。
★★★
虞卫华专家提醒,义乌地区饮食偏咸,好吃腌制品,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因此老百姓更需重视对胃癌的筛查。
低盐健康生活预防胃癌
1、生活规律,健康生存:低盐饮食,戒烟戒酒戒腌制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定时进食,不宜过饱过快,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情绪放松,避免紧张。
2、高危人群筛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来自胃癌高发地区、胃癌家族史等人群进行主动筛查是否有HP感染。
3、具有癌前病变等高危人群定期胃镜检查。
虞卫华医生特别提醒,建议大家做到生活作息有规律,不熬夜,按时吃饭,少吃或者不吃垃圾食品,并要适当运动。
本期专家名片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虞卫华
擅长: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消化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对胃肠道肿瘤和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js/wajs/3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