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不是由正常细胞迅速转变成癌细胞,从最开始的胃炎慢慢演变到最后的胃癌,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全球范围内,胃癌每年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近一半发生在中国。中国胃癌男女比例约为3?4∶1。胃癌的发病随年龄增长迅速增加,多集中在55岁以上。近几年,胃癌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与不良生活习惯及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
胃炎演变成胃癌的过程:
胃癌的发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常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致病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共同导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胃炎
浅表性胃炎
就是大家常说的胃炎,症状不严重,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及酒精刺激;精神压力大等等,都会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一般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可治愈。
萎缩性胃炎
是指胃粘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粘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一般来讲,老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伴有黏膜糜烂,会出现恶心、呕吐和上腹部不适,严重的话会产生胃溃疡。这时需要积极治疗防止胃炎的进一步加重。
肠上皮化生
是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或杯状细胞的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慢性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化,以胃窦部出现率最高。胃粘膜组织中异型细胞的出现叫做异型增生,由于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应引起高度重视,定期复查,以防癌变。
把癌症挡在门外,我们怎么做?
1预防:从饮食、生活习惯入手
日常生活中要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要太烫;禁烟酒、少吃高盐、腌制、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平时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很重要。
2
胃炎治疗:对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应积极治疗,如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彻底根治,预防胃癌的发生。
3
定期检查:胃镜是诊断胃部疾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早期胃癌症状隐匿,多以胃炎常见,不容易被大家引起重视,对于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胃镜。胃癌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
中国和日本都是胃癌高发地区,但统计数据显示,5年生存率日本要比中国高很多,原因并不是日本胃癌诊治水平有多高,而是日本的胃癌多数能在早期发现,而中国胃癌患者,发现时多已晚期。胃癌早期的患者有90%能治愈。胃癌能否早期发现,关键是要定期做体检。胃镜检查是胃癌二级预防的重要手段,一般2-3年一次,高危人群1年一次。胃镜检查时一定要送病理检查,应特别注意不典型增生的情况。
专家介绍
王亚农
医院胃及软组织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和不断地知识更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为病人提供最合理的治疗,并获得最佳疗效。
专业特长:胃肠道肿瘤、腹膜后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肢体软组织肿瘤的诊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