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江苏泗阳的23岁女大学生刘圆因胃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生前决定将器官捐献给科研单位。胃癌低龄化发展的问题日益严重,你的胃还好吗?
今年7月6日,来自江苏泗阳的23岁女大学生刘圆放暑假在家,感觉自己腹部饱胀,非常不舒服。两天后父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让全家人大吃一惊:腹部积水,竟是胃癌晚期。
生病期间,她向父母提出了一个要求:趁她现在病情没有恶化的时候和父母、哥哥一起出去拍一套写真,留作纪念。这是一家人一生中第一套写真,也是最后一套写真。
9月28日,深知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的刘圆,向陪护在身边的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最后心愿:“我的病已经治不好了,我决定死后将遗体捐给医疗科研部门,如果哪个器官能用就捐给急需要的人,让我的器官留在世上。”
10月27日下午,刘圆花季一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
国内中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增长快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可见胃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专家表示,从临床情况来看,中青年人的胃癌发病率增长迅速,近5年来19~35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患胃癌与其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无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尤其是喜欢吃熏烤、高盐、辛辣食物都会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损伤胃黏膜,进而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增加癌变几率。
为什么胃癌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研究表明,癌症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被发现的。
从单个细胞开始到形成米粒大小的肿瘤,约需要8~10年,此阶段人体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从米粒大小发展成杏仁大小只需要一年左右,如果这时没有及时发现,癌症发展到晚期只需2~6个月。
而早期胃癌70%以上毫无症状,进展期才会出现上腹不适或疼痛,约80%患者有此表现,但这种腹痛症状与消化不良十分相似,且发生腹痛时,一般都较轻,且无规律性。
因此这些症状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就医时也易被误认为胃炎或溃疡病,这也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有效防治胃癌
每个正常人体内都有自体免疫功能细胞,而今天,专业科研人员可在抽取人体血液后,从中分离、提取出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激活、扩增和培养,得到数量更多、更强壮的免疫细胞,以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患癌风险。
人们可以通过增强身体免疫力,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亚健康状况,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同时通过基因检测、早早癌筛查等手段及时监测胃的状况,力争早发现,早治疗。
癌症早早期筛查是国际卫生组织(WHO)公认的最新癌前检测。比B超、CT提前1~3年发现人体内早期恶性肿瘤细胞。
而基因检测不但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疾病风险的预测。在我国,目前已经有20多种疾病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进行预测,尤其是各类肿瘤重症。
晚期胃癌目前尚无百分之百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增强免疫力+定期检查才能防患于未然。
这些人应该做基因检测或早早癌筛查
有胃癌家族史或在胃癌高发区居住的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福建);
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肠化病史的病人即使病情没有变化,最好也定期检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每两年查一次早早癌。
杭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