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和胃癌的治疗手段很多,总体上分为四大类:即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疗)、内镜治疗、其他治疗如对症治疗(止痛,抗感染等)、中医中药等辅助治疗。
手术是治疗食管癌和胃癌最主要的办法,有根治性切除手术及姑息性手术两种。所谓根治性切除,即完全切除肿瘤病灶及周围组织,并根据肿瘤进展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即切除肿瘤相关的淋巴结)。手术适应证十分广泛,一般来说只要病人全身情况尚好(指病人心肺功能正常,无重大药物应用史,无明显出血倾向等),经过麻醉及手术医生评估,认为能够耐受手术,而又没有发现远处转移,就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及肿瘤相关淋巴结。
目前治疗食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有:经胸部食管癌根治术,胸腹两切口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颈胸腹三切口联合食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机器人辅助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等;治疗胃癌的根治性手术有:经腹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以及机器人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与手术医生可根据肿瘤具体情况,病人整体身体情况以及经济费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共同拟定一个合适的手术方式。
治疗食管癌与胃癌的姑息手术包括短路手术,即切除因肿瘤引起梗阻的食道(胃),并重新吻合,以解决梗阻问题,改善晚期病人营养状况;或仅切除原发瘤灶,以减轻局部症状(如肿瘤压迫重要神经、血管,或肿瘤引起梗阻等)。
内镜治疗是近年来开展治疗食管癌与胃癌的有效手段,内镜治疗相比与手术治疗,具有费用少、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内镜手术保持了患者食管及胃的完整性,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了手术切除带来的吻合口复发的风险。在日本、韩国,50%以上的早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选择内镜治疗获得痊愈。
选择内镜治疗的病人需要进行术前评价,通常采用超声胃镜检查方法确认病灶情况。一般来说,只要肿瘤尚未侵及黏膜下层(即肿瘤只长在表层,还未深入),经其他影像学检查无远处转移,就可以进行内镜治疗。经过内镜治疗后病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下床活动,进流质、软食,若无特殊情况可以很快出院。出院后定期进行胃镜复查即可。
内镜治疗食管癌与胃癌的方法有很多,根据肿瘤的不同情况,如有蒂/无蒂,肿瘤的位置,是否有糜烂出血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早期食管癌与胃癌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ESE),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以及内镜黏膜下肿瘤隧道切除术(STER)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少数内镜操作难度较高的肿瘤,可以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即所谓的“双镜”进行切除,此技术在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可以操作。
与手术治疗相同,内镜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内镜手术中出血、穿孔,病灶不能完整切除,病灶切除后切缘残留、根部残留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一般发生率很低。出现上述情况需要操作医生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措施。如一般出血可以通过内镜下电凝、氩气刀处理;小的穿孔可以在内镜下通过金属夹缝合,而无需开服手术治疗;对出血不止、穿孔无法保守治疗、病灶不能完全切除、切缘或者根部残留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立即或者择期开腹手术治疗。
对于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或内镜治疗的病人,应用内镜技术可以解决晚期患者梗阻、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治疗、内镜下支架放置术、内镜下胃十二指肠造瘘术、内镜下放置小肠营养管、内镜下肿瘤化疗粒子注射术、内镜下腹腔神经节阻断术等。
药物治疗又称化疗,即通过药物杀伤体内肿瘤细胞,是晚期不能手术的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化疗能缩小瘤体,延缓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化疗中的新辅助化疗,可用于手术患者,该方法可减少肿瘤转移,缩小病灶,将部分肿瘤从“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提高完全切除率,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术后的辅助化疗,可减少肿瘤淋巴结转移和残留,减少复发。
其他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染等症状进行内科治疗,同时辅助以心理治疗,减少晚期食管癌及胃癌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专家简介
钟芸诗,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担任中华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大肠镜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和癌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5本杂志编委。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优秀青年人才,复旦大学“卓学人才”,科研经费超过万元。擅长消化道肿瘤切除(包括胃肠息肉,食管胃结肠早癌,间质瘤等)、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POEM手术,食管胃结肠梗阻的支架治疗、ERCP治疗梗阻性黄疸和胆总管结石、痔疮PPH手术等。
擅长:消化道肿瘤内镜切除、支架置入、ERCP、超声内镜、消化道瘘治疗等
赞赏
长按百癣夏塔热片疗效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xg/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