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起源于胃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第2位、死亡第3位,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No.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几乎所有胃癌发生的必要原因。胃癌发病率与当地幽门螺杆菌感染呈正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较非感染者发病率高6倍以上。
No.2
胃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胃的癌前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炎(发生率约0.6%~2.5%)、胃息肉、少数胃溃疡(发生率约0.5%~2%)等。癌前病变包括肠型化生(小肠型和大肠型)、中重度异型增生。
No.3
遗传和性别因素
安徽省发病前10位的癌症(男、女)
胃癌有家族聚集性,据统计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3倍,较多学者认为家族中有胃癌病人的易感者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更易致癌。胃癌发生和死亡男性均高于女性。
No.4
高盐和盐腌食物
经常食用高盐、盐腌食物,包括腌菜、咸鱼等,会导致胃粘膜损伤,引起炎症反应,增加胃癌发生风险。
No.5
饮食习惯
平时习惯摄入加工肉类、含有亚硝酸胺类致癌食品,如烟熏制食物、霉变、煎烤炸食物等,以及水果、蔬菜摄入量不足,均可导致胃癌发病风险增高。
No.6
吸烟饮酒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吸烟者胃癌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发病率升高1.5~3倍;戒烟能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重度饮酒与非贲门胃癌、肠型胃癌发生相关。
No.7
精神因素、血型因素
研究发现,长期精神紧张、生闷气、压力大等因素与胃癌发生相关;A型血人群胃癌发病率高。
胃癌如能
早发现、早诊断
多数患者可获得根治
因此对高危人群开展
筛查和随访就显得十分重要
胃癌高危人群一般指有以下情况者,符合条件越多者越需要加强筛查和随访:
40岁及以上;
吸烟;
重度饮酒;
有以下症状(其中之一):
经常上腹不适、饱胀、厌食、烧心、恶心呕吐、打嗝等;
进行性消瘦;
呕血、柏油便、黑便;
有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等。
预防和远离胃癌
12
预防和根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
提倡分餐制,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科学研究表明,通过规范药物疗法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预防胃癌发生,根除幽门螺杆菌将是降低胃癌发病率最有希望的策略。
12
低盐饮食
饮食要清淡少盐,少吃或不吃盐腌制食物。建议每天摄入食盐应少于6克(2.4克钠),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WHO提倡健康成年人每日5g盐标准。
12
良好的饮食习惯
健康膳食
食物要新鲜,不吃霉变食品,不暴饮暴食,少吃烟熏、油炸食物,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12
平衡心态
精神愉快
保持心理健康和心态平衡,适度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愉快乐观,不生闷气。
12
戒烟限酒
不饮烈性酒,不吸烟,及早戒烟。
12
定期检查及治疗
积极治疗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定期胃镜检查和随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往期精彩回顾认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关于开学复课你需要知道的6件事
了解癌症早期信号,防患于未然
重点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之商场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xg/waxg/3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