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传染癌症病原体

渝北区一家四口都患有肝癌,其中3人已经死亡;沙坪坝区一名男子前后两任妻子都患上宫颈癌。近日,国外医学期刊《CancerCell》刊发研究论文称,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在原有的认知中,癌症不具备任何传染性,即使最亲近的人患癌,也与自己的健康无关,但这种观点也许要改改了。

一家四口都有肝癌

谭先生家住渝北区人和镇万年路,包括自己在内的家中4个人都患上肝癌,其中妻子、儿子、丈母娘已经病逝。由于谭先生发现肝癌时已是晚期,50岁的他也已时日不多。

十多年前,谭先生的丈母娘去世,4年前儿子不治身亡。

年11月,妻子告诉谭先生,她的右上腹持续疼痛。医院做检查,结果不出意料,又是肝癌,还是中晚期,肿块已经很大,医生说手术意义不大。两人早有心理准备,商量好住院治疗1个月就出院。

妻子住院期间,医生在查房时看到谭先生脸色蜡黄,问道,“你平时身体如何?”谭先生回答:“我腹部也时常会痛。”

医生让谭先生做肝癌筛查,结果显示,谭先生的右上腹有一个13.5cm×11cm的肿块———肝癌晚期。

医生说法

接诊谭先生和妻子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张杰峰,他告诉记者,80%肝癌患者患病诱因是乙肝病毒的传播,谭先生一家人都是乙肝患者,丈母娘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妻子,妻子再由母婴血液渠道将乙肝病毒传给儿子,而谭先生的乙肝病毒则来源于与妻子的性行为。

乙肝病毒最易引发肝癌,谭先生一家正是中了它的招。张杰峰说:“正因为这种传染现象,现在肝癌家族不少。不过由于观念陈旧,普通人还未引起重视。”

前后两任妻子宫颈癌

家住沙坪坝区的蒋先生今年40岁。5年前,他的第一任妻子患宫颈癌去世,如今他的第二任妻子也被诊断为宫颈癌晚期。

第一任妻子的去世,让蒋先生深感癌症的可怕。所幸在接下来的常规体检中,蒋先生身体无碍。

蒋先生37岁时,经人介绍认识了第二任妻子,恋爱1年后结婚。几个月前,第二任妻子在与蒋先生一次同房后,出现了与第一任妻子相似的症状:阴道持续出血,腰部持续疼痛。医院检查,结果是宫颈癌中晚期。

医生说法

接医院妇瘤科主任王冬。他介绍,宫颈癌患者99%以上都携带有HPV病毒,即人体乳头瘤病毒,一种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

王冬说,HPV病毒抵抗力强,能耐受干燥并长存活,仅通过高温加热或经福尔马林处理才可灭活。该病毒传染途径多,包括性传播、密切接触、母婴产道传播。

另外,HPV病毒只对女性敏感,在由性行为感染到男性后除了可能提高男性生殖器癌发病率,一般不会产生任何症状,但HPV病毒却会通过感染男性,再传染给该男性的下一个女性伴侣,诱发宫颈癌。

研究:癌细胞具有传染性

关于癌症是否会传染,近日,《CancerCell》医学期刊发表论文称,乳腺癌外泌体能导致正常细胞变成肿瘤细胞,发现体外经过外泌体转化的正常细胞可以在小鼠体内产生肿瘤。

论文指出,癌症细胞会释放出自身产生的垃圾,这些垃圾可将附近的健康细胞转化成肿瘤细胞。癌细胞含有大量外泌体,即带有蛋白质、DNA和RNA的小型有膜结构,被认为是细胞的垃圾清除系统。一些外泌体可以与周围细胞融合,并将其携带的信息转移给该细胞。

据悉,外泌体由机体众多类型细胞释放,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尿液等体液当中。外泌体参与细胞通讯、细胞迁移、血管新生和肿瘤细胞生长等过程。研究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释放更多的外泌体。

研究人员采集了8名健康人和11名乳腺癌患者的血液,11位癌症患者中5位的外泌体具有诱导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的作用,8位健康人的外泌体没有该作用。而外泌体可以在全身自由运输,且可以将健康细胞变成肿瘤细胞。研究说明癌症细胞具有一定传染性。

外泌体或成肿瘤治疗新方法

对于这项新研究,王东林解释,外泌体确实存在,因为不论是正常细胞还是癌细胞,都具有活细胞,会有内吞外排的机制进行物质传递,即具有能够影响周围细胞的旁分泌现象。

王东林说,该研究属于体外基础研究,离临床运用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可证实在人体内也确有其事,那就是颠覆性的发现。目前,癌症仅可能通过病毒传染诱发身边人的癌症,直接的癌细胞传染还未被证实。

王东林说,有正常免疫力的人,即使接触一定数量的癌细胞,也没事。但如果有免疫缺陷的人,则另当别论。

王东林认为,如果该研究被证实,至少有3点可以作为论题,一是癌症患者亲近者的防护;二是对肿瘤手术医生的保护;三是研究中提到癌细胞外泌体可以抑制癌细胞,也许是肿瘤治疗研究的新切入口。

病毒可能传染的癌症有哪些

王东林告诉记者,癌症病人身上的病毒可以让癌症具有传染性,这些病毒传染性高、途径多,是癌症的重要诱因。

王东林介绍,研究证明病毒可以通过多种生物学途径影响宿主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恶性转化。

致瘤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将它们的遗传物质永久性的整合进细胞基因组,是引起肿瘤发生的必需步骤之一。致瘤病毒控制宿主细胞酶系统,将病毒基因与细胞基因重组,从而使病毒基因插入到细胞基因的一个或多个位点。病毒癌基因插入到细胞基因组中,以剪切、重组表达的方式,产生致瘤蛋白产物激活癌基因,使宿主丧失基本的正常生物学特征,其分子机制是细胞周期紊乱引起的细胞无限增殖和凋亡抑制等。

王东林说:“正常细胞只有在某些致癌病毒的作用下,且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者遭受损害时,破坏了正常的细胞,使得癌基因被激活,癌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形成致命肿瘤。不过也不用恐慌,目前的研究显示,致瘤病毒可以传染,但肿瘤不会直接传染。”

(来源:重庆晚报-01-06)

警惕三种传染癌症病原体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了,此外,幽门螺杆菌和肝炎病毒也分别是引起胃癌和肝癌的重要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主任乔友林教授解释说,这三种导致癌前病变的病毒或细菌都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更要注重预防。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使用避孕套、限制性伴侣数、推迟首次性生活时间和首次生育年龄等有助预防。医院妇产科主任魏丽惠还呼吁:“女人过30岁后要定期筛查宫颈”。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开展子宫颈筛查,宫颈癌死亡率能够显著下降50%。

肝癌——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我国现患慢性肝炎病人为万例,每年死于肝病约30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性肝炎主要分为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近年来,又报告两型新的“肝炎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但其致病性尚未被证实。在已知的五型肝炎病毒中,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经胃肠道途径传播,如甲型和戊型;另一类主要经血液传播,如乙型、丙型和丁型。

胃癌——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会引发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进而发展为胃癌。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建议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最好实行分餐制。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来源:健康时报-04-2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xg/waxg/5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