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癌靶向治疗研究蹒跚前进的同时,德克萨斯大学的Ajani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研究重点是胃癌治疗中的曲妥单抗治疗和靶向HER2治疗。
编译:蓝熊中国医院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
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据统计,年有72.3万人死于胃癌。近年来,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许多恶性疾病开始出现个体化治疗,诊疗水平及疾病预后有望大大提升。
肿瘤基因亚型和分子亚型的多样性决定了疾病治疗的多样性,只有明确了疾病亚型这一致病关键点,并且找到针对这一关键点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实现创伤最小化、效果最大化的精准医疗。
1.胃癌的精准治疗--HER2相关问题
在胃癌靶向治疗研究蹒跚前进的同时,德克萨斯大学的Ajani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研究重点是胃癌治疗中的曲妥单抗治疗和靶向HER2治疗。
部分胃腺癌产生过量HER2促进肿瘤增殖,但是,在抑制HER2活性的诸多药物中,只有曲妥单抗在胃癌治疗中有效,所以,对于HER2阳性的胃腺癌患者,曲妥单抗联合化疗是标准的治疗方案。
Ajani强调,所有无法手术切除而需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都应行免疫组化检测HER2,结果为“0”或“1+”可确定为HER2(-),结果为“3+”可确定HER2(+);而当结果为“2+”时需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ERBB2扩增情况。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病理学家协会以及美国临床病理学学会均支持胃癌患者常规进行HER2检测。
Ajani针对3个非常关键的临床问题进行了说明:①胃腺癌患者无需重复检测HER2;②无证据表明病情恶化时应继续使用曲妥单抗;③HER2(+)时可加用曲妥单抗,但ER2实验可能需要2周时间,在此期间,不应为等待检查结果而延误化疗。
至于HER2实验所需样本数、HER2(+)是否可以提供预后信息,尚无明确答案。
2.胃癌的特征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胃癌发病隐匿,众多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大量研究发现了胃癌的高危因素,如胃粘膜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感染、BMI25kg/㎡、性别、种族、家族史、烟酒等。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3.胃癌靶向治疗的重点-分型
胃癌转移的患者前途十分惨淡,仅有不足一年的生存时间。随着靶向治疗的逐渐成熟,许多恶性疾病得到了压制,但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得到了眷顾。
几十年以来,胃癌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未得到提升。年以来,17项有关胃癌靶向治疗的临床II、III期研究中,仅有3项研究获得了成功。目前,曲妥单抗仍是胃癌靶向治疗的首选药物。
目前胃癌靶向治疗相关研究的重点是不同个体之间肿瘤的分子异质性。此外,即便是同一个个体,随着疾病的进展,分子驱动物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我们还是以固定模式应对动态疾病,最后迎来的很有可能就是失败。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胃癌患者个体内和个体间异质性的问题,研究早期我们就要对疾病亚型和相应的靶向治疗有非常充分的认识。
4.胃癌的分型演变
胃癌的分型由解剖学、病理学逐渐向基因学、分子学演变,同时治疗方案也不断修正、补充。传统的Lauren分型将胃癌分为肠型和弥漫型,而传统的WHO分型则将其分为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性腺癌、印戒细胞癌等。
随着对肿瘤基因组认识的不断加深,亚洲肿瘤研究协组织(AsianCancerResearchGroup,ACRG)将胃癌分为4种亚型:微卫星稳定/上皮-间质转化型(MSS/EMT,15.33%),微卫星稳定/TP53-(MSS/TP53-,35.67%),微卫星稳定/TP53+(MSS/TP53+,26.33%),微卫星不稳定型(MSI)。
通过测序技术,癌症基因组图谱(TheCancerGenomeAtlas,TCGA)又提出四种胃癌分型:EB病毒相关型(8.81%),微卫星不稳定型(23.79%),基因组稳定型胃癌(21.56%),染色体不稳定型胃癌(45.84%)。
Dana-Farber癌症研究院的Bass教授强调,推动胃癌治疗的关键是从基因和分子水平深刻认识胃癌、找出指导治疗的最佳靶点。TCGA分型对胃癌的治疗带来很大机遇,如PI3K和PD-1是TCGA的EB病毒相关型胃癌中的两大治疗靶点,而ERBB2、ERBB3和PIK3CA则为微卫星不稳定型胃癌的治疗靶点。TCGA分型的出现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使得现有的治疗方法更加有效。
5.展望
研究的不断推进能逐渐推出更佳的治疗方案。我们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基因组数据和肿瘤生物学进展,在与肿瘤对弈的过程中赢得胜利。
编译自:什么原因得白癜风的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q/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