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潘德孚西医病理,百年反思第六章

西医病理,百年反思

第六章

一位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第三部分)

接上文

28.潘德孚《西医病理,百年反思》第六章“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2

十、治癌的最好方法——改变指向性

什么叫指向性?既然人体里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癌基因。当生命的自组织能力有序的时候,细胞的癌基因就会老老实实地服从管理,“努力工作”。但是,由于某些条件的刺激,例如心情郁结、空气污染、饮食不洁、工作劳累、思想混乱等长期干扰,使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失序,癌基因就会发生异变。这时候,就是人的生理或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指向性。也就是部分细胞的癌基因指向癌变,而不像正常时候那样干活了。

“阿兰·开普勒19岁时以最优异的学业成绩于年毕业干部鲁大学生物学系。他当时考虑去医学院,而且还记得在纽约大学入学面试时主考官问他为什么想当医生,他回答说:‘我想治愈癌症。’结果,他在洛克菲勒大学学习了6年癌症,最后获得了生命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经历大都着重于研制化学疗法新药剂和了解这些新药剂作用于DNA的机理。”阿兰没有以他所学的专业谋求工作,而是创建了种子公司。由于工作忙,压力大,他的腹股沟两侧出现淋巴结增大。“扫描结果显示从颈部到腹股沟有25个至30个异常淋巴结,其中两个做了活组织检查,并送去诊断。诊断结果是混合细胞淋巴组织瘤。医生告诉他只能活7年,过不了两三年就会恶化,建议他做化疗。阿兰说:‘我是分子生物学医生。我可是知道那种讨厌的东西是怎么折腾人的。我知道身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伤害后也不会苦尽甘来。’(阿兰是化疗专业的学士,自己不相信化疗。这说明,学问只能够做参考,不能迷信。)从年11月开始,他进行严格的长寿饮食法治疗。前7个月的时间里,症状没有任何变化,既没有出现新的淋巴结,已有的也没改善。年9月,淋巴结开始缩小,10月底,腹股沟淋巴结完全消失了。后来,他又积劳成疾,加上放弃严格的饮食。年初,又发现右侧牙床开始发炎。左耳感染,出现脓肿,颈部淋巴结又开始肿大,一共出现6个异常淋巴结果。右手三个手指出现皮疹,继而发脓疱流脓……阿兰就改用草药和食疗,不到两个月,他的颈部淋巴结缩小了。阿兰还认为,关键是忘掉自我,忘掉自己的思想,让身体自我康复。它知道该怎样做。阿兰的话,到出了一个真理:人的生命有自我维护的能力,它知道该怎么做。”

"淋巴癌是因为淋巴液走返全身,西医对它表示十分悲观,十分无奈的。然而,在阿兰身上,奇迹般地消失了。许多晚期淋巴癌患者出人意外地恢复健康,证明只要生命仍然存在,它就会为维护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恢复它的序性,患者就不必悲观。笔者总结所有癌症患者的癌变及其发展,乃是因为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只要改变这种指向牲,就能创造治愈癌症的奇迹,办法很简单:改变环境;改变患癌的指向条件。”

(注:本文资料来自安德鲁·韦尔《不治自愈——发现和提高人体自我康复能力》,洪漫,刘立伟译,新华出版社,年1月)

我的一个好朋友是个旅法华侨,侨居十多年就成了富翁。这反映出他的忙碌和辛苦。住院之前还在工作,而且没什么感觉,生气勃勃。据说是血液化验查出是癌症,就马上住院了。还只有50多岁就得了肝癌,没治疗几个月,就亡故了。

我的朋友张彦告诉我,她的姨父林学清是温州市内河站站长,离休干部,体检时医生说他得了肺癌,应住院手术。他自己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已76岁,怕什么死!不愿意。但儿子听了医生的话,认为不做手术必死无疑。于是坚决动员他做手术,几乎到乞求地步,但林先生不为所动。他的老家在温州山区的一个高山上,就上老家种菜园子去了。年已82岁了,身体十分健康。张彦去看望他,还经常给她带上一些他自己种植的蔬菜回来。

林先生之所以能健康地活着,一是得益于他没有听医生的嘬咐,要是他真的住院治疗了,做了手术或化疗,会不会活到现在这样的年龄就难说了,但我相信决不会像现在这样兴致勃勃的。二是他心情愉快地种他的菜园子,不为医生的恐吓所困扰,不是常常想着死亡,这是最重要的。

最近,来了一位朋友,他说自己的一个亲戚,在北京做生意,某次检查身体,医生说他得了肝癌,而且已是晚期,他不相信。于医院,结论完全一样。于是他把自己的生意全部打点好,留了20万给读大学的儿子,便出门旅游。游遍全国,回家后再去检查,肝癌不见了。为什么?生意劳累忙碌,产生了癌症;下决心不做生意,改变了指向性。

北京近郊有两个农民,60多岁得了癌症,住院治疗,钱花光了,医院也认为没法治了,就告诉家属,便把他抬回家。岂知慢慢地不治而愈了。现在两人都70多岁了,身体很健康。原因何在?原来他们回家后,觉得家里也已无钱,自己反正年岁已高,治病徒劳,就死了一条心。这一死心,改变了指向性,癌症痊愈了。

十一、郑文友中医中药治癌

读者请不要认为我在为郑文友做广告。郑先生已于去年亡故,但是,我们都应该记住他所做出的贡献。郑先生原是长春汽车制造厂卫生处药材科的会计。由于眼见这些草根树皮产生治病的疗效,上世纪60年代开始自学中医,也为一些亲戚、朋友治常见病。这些治疗使他积累了不少中医临床经验。中医治病的方法与西医不一样,讲起来很复杂,用起来很简单。因为中医认为生命就像一艘不停地向前行驶着的船,生病(癌症也一样)就像船身在行驶中发生的不平衡,乜就是阴阳(寒热虚实)的不平衡,医生的任务就是调整它的平衡。只要平衡,生命就会继续向终点行驶,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某天,郑文友的家乡老朋友史越发颈部生了一块癌肿,连面颊都肿起来了。他领着儿子找郑文友交代身后事,要求郑文友在自己死后能关照一下他的儿子。郑先生劝他不要着急,有病就应该住下来找医生治疗。可是,郑文友就是找不到能治癌的医生。于是,他就试着为史越发配了几付中药,又用另一些药外敷,一周后竟然发现肿物收缩,粗肿的脖子明显消退,头也不痛了,此后就逐渐恢复健康。

当史越发回家后,邻里以为他遇到了神仙。接着胃癌患者林殿修的妻子手持一张“病危通知单”找到了史越发,再而找到郑文友。经郑文友治疗了十多天后,林殿修健步走进了他的家向他道谢。于是,郑文友向厂领导递交了一份“交代材料”,阐述自己治癌的经过。但他不仅没有得到鼓励,却是谁也想不出来的:驻厂的军代表认为,“这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一句话,差一点就扼杀了这个治癌的幼芽。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始于一时的“心血来潮”。但它的“存活”或“死亡”,无不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个人的性格。郑文友当时的环境十分恶劣,但他却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战斗者、实干家。

年,郑文友的妻子刘淑云患了鳞状细胞癌,左鼻背生了一个1.5cm*1.5cm的肿块。医院的医生认为鼻部必须切除,但“术后放疗不保证能否复发扩散,不保证缝合后是否口斜眼歪”。郑交友与妻子商量后,决定自己试着治疗。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妻子,还同时治好综合厂甲状腺癌后者孙桂珍和工具分厂胃癌术后复发并贲门转移患者宋全等人。他认为,致癌原因不是病毒遗传所形成的;呼吁停止以毒攻毒的化疗措施。他认为自己可以与首都治癌专家比比看,是中医中药治癌好,还是西医西药治癌好。他将这些想法写成“启事”,医院门口,敢医院比本事,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认定西医治肿瘤的方法有根本性的错误,岂不怕被人耻笑?岂知这张“启事”却为他赢来了3个月的拘留。

年,郑文友应医院副院长兼主治医师。许多胃癌、贲门癌、宫颈癌、肺癌等患者被治愈。按西医的分类法,癌症种类之多,检查项目之杂,不可胜数。可是,郑文友的治疗经验却十分简单,因此,不管什么癌,都可以治。要是人们一开始就能相信自己的“国宝”,相信中医中药,就不至于有如此众多的患者死于治疗了。

医院求治的患者,90%医院化疗、放疗后,西医束手无策,被下了病危通知书的。丹东建筑工程学校的王景波得胃窦癌,术后消瘦不堪,家人非常恐慌,送他医院治疗38天,满面红光返回丹东。王景波还记医院“宣判死刑”的许多患者治疗后恢复健康的事实,证明中医中药不仅能够治癌,治好癌,又不会伤害身体,而且费用极低。

中医认为患癌症的原因,是痰瘀气血壅塞,用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扶正驱邪,治好不少的癥痂积聚,实际就是癌症。只是没有称为癌症而已。过去有许多人认为中医不会治癌,实际是个笑话。为什么?这是因为称呼不一样。就好比讲外国人会养dog,说中国人不会养dog,只会养狗,这不一样可笑吗?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治疗癥痂积聚的方剂,实际就是治癌药方。但是,我们却没有把癥痂积聚解释为生癌。我们没有开设治疗癥痂积聚的专科与癌症专科唱对台戏,而却倾心于中西医结合。我认为,在治疗时,中西医结合有时候固然需要,但唱对台戏对学术研究与进步来说,似乎更为重要。道理何在?读者自己思考。

郑文友在医院,几年内,全国发展了分院百余所,包括香港、台湾、日本、泰国等处。郑文友先生开了一个先例,是一个先驱者,是值得我们纪念的。可惜的是郑先生年亡故了,把他的事业也带走了。我的朋友潘疏影特意到深医院一看,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医师走了,没有住院病人,只有郑先生的媳妇在卖郑先生留下的治癌药。郑先生如泉下有知,应该责问谁?第一,是我们这块经常自毁的文化土壤;第二,是中医文化接班难;第三,是郑先生自己的保守意识。

我认为,医疗是病人把生命与健康交给医生。医生只有通过治疗才能获取经验,因此,医疗的经验是医生靠病人的信任和支持得到的,因此,决不能作为医生的私有财产。由于市场介入了医学。医生在医疗中得到的一些经验,被作为专利商品,作为知识财产,不能外传和普及。郑文友先生也受它的束缚,死前不公开,死后藏之高阁。实际上,郑先生的这些所谓的专利,同我国古代一样只是一些经验成方,使用时,还得根据病人的不同,表现的不同,而需要进行辨证论治,还不是拿来就可以随便使用的。因此,郑先生死后,尽管他留下了专利秘方所制成的药物,其他人没有学会和掌握这种使用的经验,医院生意也就不好了。

人总是要死的。人所创造的东西却不应该是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郑先生故去了,医院也随他故去,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文章选自潘德孚老中医的“生命一道书本系列之一”《西医病理百年反思》,由我公众平台管理员编辑转载。

待续……

明天再会……

馨若淽兰与君同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q/7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