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年国际胃癌大会的报告,我国每年新增胃癌占全球发病总数的一半左右。
很多人觉得胃癌完全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真是这样吗?胃癌更偏爱哪些人?
“高危型的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最主要诱因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大发病概率。高危菌种还有一定几率会通过一起吃饭、喝水等方式将菌群‘传染’给家人。”
“部分人饮食油腻、重盐,过了30岁,不定期的开始胃痛、胃胀、反酸恶心等,这些胃癌的高发人群,很多直到晚期才意识到要做筛查,不仅生存率低,家人的健康可能也受到威胁。”
我国胃癌生存率只有早筛国家的1/3
报告显示:
40岁之后,胃癌发病率将增加1倍,而男性过了55岁,发病率开始迅速增高。近年来,胃癌发病人群不断年轻化,35岁以下胃癌患者占病患总数的6%-11%。
不仅发病率不断上涨,中国的胃癌死亡率也非常高,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胃癌。
很多亚洲国家饮食同样重油重盐,发病率和中国相当,但据统计:我国整体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只有22%,而日韩为79%,不到这些普及早筛国家的1/3。
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早期筛查非常重要。
原来,胃部感染高危型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诱因。我国约有1%的人群,感染了高危菌种。
高危型菌种是一级致癌物,在体内最长可以潜伏数十年,没有任何症状,如果不进行早期筛查,等到有明显症状时,可能已经成了胃癌中晚期,生存率不足20%。
而在普及早筛的国家,大于30岁以上的都要进行早筛。
通过早筛,日本有7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只是早期胃癌,生存率高达90%,而我国的早期发现率,还不足20%,大量家庭面临胃癌就是生离死别的痛苦。
别把高危菌种熬成了胃癌
为什么高危菌种一定要及时筛查?
“50%的中国人都通过食物等方式,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但并不是所有菌种都那么毒,感染高危型菌种的人群,大约占1%左右。”
在胃癌产生之前,高危菌种就已经潜伏在体内,最长可潜伏数十年,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加速发病过程。
高危菌种就像胃里的一颗不定时炸弹,不仅是胃癌的主要诱因,还会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淋巴瘤等严重胃部疾病。
胃病反复发作、传染家人,也和没有根除高危菌种有关。
不同疾病感染高危型菌种的比例
“我国有九成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生存率很低。有患者甚至查出后,仅14天就去世了。”
“高危菌种是胃癌的一盏红灯,尽早发现感染,相当于在发病之前,就将胃癌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也大大降低了患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几率。”
高危菌种的根除,主要靠药物杀菌,根除后再次感染的几率不足1%,比胃癌治疗成本低得多。
但由于感染高危型菌种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有家族胃病史,甚至已经有了胃部不适的症状,仍然没有及时筛查。
殊不知,如果发展到胃癌甚至晚期再治疗,不仅要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可能还会将高危型病菌通过一起吃饭、饮水等方式传染给家人。
筛查不仅是爱自己,更是爱家人
目前,最为人熟悉的胃癌筛查方法是胃镜,但不少患者都很抵触胃镜。
很多患者以及父母、亲人,一想到胃镜从喉咙直达胃部的场景,就打起了退堂鼓。
近年来,无痛胃镜的发展,渐渐地代替了传统胃镜,更安全舒适。在检查前,病人经过注射静脉麻醉,进入睡眠状态,然后医生实施胃镜检查,让患者在较舒适的情况下完成检查,一般睡一觉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完成。
无痛胃镜使用的麻醉药剂量非常小,不会对于记忆力等人体机能产生影响,这种麻醉药我们身体里起效快、失效也快,因为起效时间很短暂,所以没有后遗症。
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胃镜
1、年龄:显然,年龄是个重要因素。40岁以上的人群更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男性)。如果在近期内出现包括上腹痛等上腹部症状者,或者原有的上腹部症状程度、性质和规律发生变化,也要注意看医生,进行胃镜检查。
2、近亲家属中有人患有胃癌的话,如有上腹不适更应该及时就诊。
3、以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检查,特别是重度萎缩伴有重度肠化生者。一般情况下,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五年复查1次胃镜。中度萎缩性胃炎每3年复查1次胃镜;中度萎缩性胃炎则每1年复查1次胃镜。如果在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现异型增生,则更应该及时复查胃镜。轻度的异型增生者第一次复查需要在1年以内。中度异型增生应该在3个月内复查;重度异型增生者往往不能除外已经存在癌变,需要立即复查并进行治疗。
4、有不良生活习惯者更应该重视胃镜检查:吸烟,饮酒,饮食无度者。
5、生活在胃癌高发区的人。由于环境及饮食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到胃癌的发生,生活在高发区的人应重视胃镜对胃癌的排查。
好消息!好消息!好消息!无锡医博首届中医节期间,凡来院做无痛胃肠镜患者,均有优惠哦!!
活动时间
年12月1日—31日
无痛胃镜
¥
无痛肠镜
¥
无痛胃镜+无痛肠镜
¥
清肠水疗
¥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芥子气软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