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的人感染了它原来我们离胃癌都不远,

白癜风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zz/

看过一则很揪心的新闻,一家五口全部确诊胃癌,查明原因,竟是父亲在外打工,长期在一些小餐馆吃饭,食材、餐具大多不符合卫生标准,加上工人们混餐,一来二去,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然后通过一起吃饭,传染给了家人,最终全部得胃癌。

看到这里,不禁要问,“幽门螺杆菌”是什么?和胃癌有什么关系?怎么知道我有没有感染?感染了怎么办?该怎么预防……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答。

1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什么关系?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能够在胃部存活的细菌。全球感染率高达50%以上,且我国为高感染率国家之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人类胃癌Ⅰ类(肯定的)致癌原。

2

感染幽门螺杆菌有什么表现?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部分人是没有症状的,少部分人会出现以下症状。

口臭。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当口腔受到感染之后就会滋生有臭味的化合物,也就会导致口臭出现。

反酸。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泌素分泌,而这种物质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当胃酸足够多之后就会出现泛酸以及烧心的症状。

嗳气、恶心。幽门螺杆菌会引起慢性胃炎,部分患者会出现嗳气、恶心、上腹部隐痛等症状。

(如果是儿童感染,与成人感染有所不同,大部分是没有症状的,少部分会出现恶心呕吐、反酸等上消化道症状,部分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还会自发清除。)

3

如何确定是否被感染?

首选C14/C13尿素呼气试验。口服含有同位素标记的尿素,根据患者呼出气体的C含量,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无创、无痛,准确率较高,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次是做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如幽门螺杆菌呈阳性还可以加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通过粪便、血液也可以检测幽门螺杆菌,但在临床中应用较少。

注意: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如果是经常一起吃饭,家中有一人感染,建议全家人都完善相关检查。

4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

研究证实,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不经过治疗难以自愈,10%-15%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5%的感染者发生胃粘膜萎缩,<1%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癌。

一般可通过药物进行根除治疗,疗程为1-2周,根除率达90%以上。具体治疗方案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不可自行用药。

具有下表中的任何指征,都推荐进行根除治疗。如果担心幽门螺杆菌对健康的危害性,个人强烈要求根除者,年龄<45岁,没有报警症状,也是支持根除的。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胃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没有特殊原因的话,都应该进行根除治疗。

5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建议分餐。唾液中的细菌会通过筷子进行传播,造成相互传染的后果,建议改变用餐方式,在用餐过程中采用分餐制度,达到降低细菌感染的目的。

不要饮用生水。通过相关研究实验得到结论,表示幽门螺杆菌在自来水中可以存活4天-10天,因此尽量饮用开水,不要饮用生水。

食物、餐具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不耐热,在饮食过程中尽量食用熟食。使用过的餐具也要经过高温消毒。

不要口对口喂食。在国内,一些老人依然喜欢口对口给婴儿喂食,导致自身携带的病菌传染给婴幼儿。因此一定要避免口对口给孩子喂食方式。

注重口腔卫生。相关研究资料表示,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这种细菌经常潜伏于携带者的唾液中,因此注重口腔卫生,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滋生的关键环节。

不要共用牙刷。共用牙刷也会传染幽门螺杆菌,因此不要共用牙刷。自己的牙刷也要定期更换,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

6

这些习惯也可能导致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生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唯一因素。以下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胃癌。

高盐饮食。长期摄入高盐、泡菜咸菜、腌制、熏烤肉制品等,可导致胃粘膜表面受损,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

高脂饮食。有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可以使胃癌的风险增加。

吸烟。吸烟是胃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本身就含有致癌物,诱导胃粘膜细胞恶变,而吸烟又可以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对胃粘膜的破坏作用。

饮酒。酒精可以直接损伤胃粘膜屏障,使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引起慢性炎症;如果饮酒者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粘膜对乙醇代谢减慢,加重对胃粘膜的损伤。

进食新鲜果蔬不足。新鲜的果蔬中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和类胡萝卜素等,可以刺激体内的抗肿瘤免疫系统,起到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39(5).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3]杨玉生,纪立明.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与防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9(34):-.

[4]聂爱英,梁丽娟,雷超,等.饮食和生活习惯与胃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3(17):-.

[5]王海珍,孙聪.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部疾病的相关性[J].中国肿瘤,,23(3):-.

编辑:瓶外的花

投稿及授权转载请联系:hudi

helianhealth.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q/wazq/306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