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可快速 探索胃癌的中医证候构成及其分布规律。
方法在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采集例胃癌患者四诊及临床资料,建立胃癌中医证候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其证候构成及分布规律。
结果胃癌症状以乏力、消瘦、头晕等全身非特异性表现和上腹不适、嗳气、饱胀或稍食即胀、疼痛、泛酸、纳呆等局部表现为主,舌偏红、苔腻,脉细或弦。剔除症状太少和无证可辨者92例,最后例进入多元分析。初次因子分析筛选出25个证候变量,再次因子分析得到特征根>1.0的因子10个,累积贡献率为60.5%;进一步对10个公因子积分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发现聚为7类时最符合临床,其中第1~7类的患者人数分别为、82、90、79、88、95和76。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公因子进行分析,分别命名为脾胃气滞型(24.44%)、气血两虚型(12.15%)、脾气亏虚型(13.33%)、瘀血内阻型(11.70%)、痰湿内蕴型(13.04%)、脾胃虚寒型(14.07%)、胆胃失和型(11.41%)。
结论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提示,胃癌病位在胃,与脾、肝、胆关系密切,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正虚为气、血、阳气不足,邪实为气滞、痰湿、瘀血为患。
关键词胃癌;证型;聚类分析;多元分析
引文格式:孙大志,修丽娟,施俊,等.胃癌中医证候多元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3(10):16-20.
DOI:10./j.issn.-..10.
官方店铺
为方便读者订阅,本刊
长按并识别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z/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