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这则新闻刷爆了我们的朋友圈:先后主持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央视主持人方静因胃癌于11月18日在台湾去世,年仅44岁!40余岁正值壮年,却被癌症夺取生命,这使胃癌年轻化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在此提醒大家,一定要警惕胃癌年轻化!
胃癌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事实上,近几年因胃癌去世的公众人物远不止这一位。
日本NHK电视台《国际报道》主播黑木奈奈,因胃癌病情恶化,于年9月19日凌晨去世,年仅32岁。
因饰演《流星花园》道明寺姐姐“道明庄”一角而为人熟知的台湾女演员徐华凤于年12月6日因癌细胞扩散导致器官衰竭去世,年仅41岁。
年10月10日,红极一时的开心网“妩媚女郎”、演员吴丹佳佳因患胃癌医治无效离世,年仅25岁。据悉,吴丹佳佳因长期节食、饮食不规律而导致胃病。人生最后一条微博是“我想吃草莓和荔枝”。
……
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早期胃癌多无明显症状,待患者自行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此外,胃癌早期没有一些比较特异性的症状,所以,比较难判断。
胃癌死亡率非常高,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其实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目前早期胃癌的根治性手术率为90~%,术后5年生存率达90~99%。但是由于早期胃癌不易发现,所以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近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嗳气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也会引起以上症状,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
症状虽然不明显是不是也有迹可循?凡无胃病疾患的老年人,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如粪便呈柏油状,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特别是在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药物后也不易止住时,是很重要的早期胃癌症状之一;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胃癌常见的胃癌信号,而且呈进行性加重。但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不是胃癌特异性的症状,因为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常常会由消化不良症状引起。另外,恶心、呕吐也可进一步丢失营养,造成营养不良,加重消瘦乏力症状;
绝大多数胃癌发生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基础上的;
左锁骨上出现如黄豆或花生样肿大的淋巴结,无痛,质硬且固定,这是较明显的胃癌征象,大多为已有腹腔及其他脏器转移的进展期胃癌(癌组织已侵入胃壁肌层、浆膜层,不论病灶大小,或有无转移,称为进展期胃癌)的体征;
一些病人由于溃疡病做过胃的部分切除,这部分病人也有可能发生癌变;
50岁以上患胃病的男性,如近期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但又时好时坏,应提高警惕,及早进行相关专项检查。
如何预防胃癌,患病又如何护理?三餐规律太重要!
三餐定时,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宜过烫,进食不宜过快;避免高盐食物;少吃熏烤、油炸的食物;多吃具有防癌作用的食品。
患了胃病的人要注意疼痛的规律和时间的变化,要定期检查,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胃部切除后残胃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医院做胃镜检查!
新闻链接
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作中心落户徐医附院
年12月12日,“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淮海经济区协作中心”在徐医附院正式挂牌成立。随着淮海经济区第一家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中心落户徐医附院,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筛查早期胃癌。
徐州医学院副校长、徐医附院院长徐开林教授出席了授牌仪式并讲话,徐医附院消化内科主任费素娟教授和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二医院消化科李兆申教授共同为协作中心揭牌,仪式由徐医附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朱炳喜主持。
费素娟主任介绍,胃部的黏膜病变,可以通过血液“表现”出来。有没有一种简单的胃癌筛查办法呢?以前,我国主要通过胃镜来发现胃癌,但是发现时约90%已是中晚期了,现在采用血清胃癌筛查方法后,只需抽取2ml静脉血,就可以通过血清检测发现胃粘膜病变风险,从而对高风险患者有初步诊断。这意味着,今后更多的胃癌患者可以获得早诊早治。
授牌仪式上,李兆申教授表示:“徐州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尤其是胃癌,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作中心在徐医附院建立分中心,将会推动徐州及淮海经济区胃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以及早期胃癌的发现、跟踪及治疗的规范化分级诊疗的开展。”提高早期胃癌的筛查率,不仅医护人员要提高对早期胃癌检查的意识,对特殊病变一查到底。同时,老百姓也要提高自己的卫生常识,增强体检意识,特别是年龄大、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要定期复诊,切勿拖延诊治。
据悉,国家级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落户徐医附院,将推进淮海经济区早期胃癌的发现和规范化治疗,以更规范、更细致、老百姓更能接受的诊治方式向基层医疗机构推广,造福淮海经济区及周边的百姓。
科室简介消化内科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徐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苏北地区唯一的消化内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地区消化内科学重要的医疗教学中心
徐医附院消化内科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苏北地区唯一的消化内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研究生培养建设点,本地区消化内科学重要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中心。全科现有医护技人员近60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目前专科床位数张,下设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功能检查室、消化疾病研究室等。内镜中心拥有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最先进的高清晰放大电子胃镜、结肠镜、超细胃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以及胶囊内镜等。该科长期承担淮海经济区及苏北地区消化系统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治任务,年门诊量9万人次,内镜诊疗量2万多人次。
近年来该科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余篇;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及医学新技术引进奖6项;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余人;承担国家级及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举办“消化系疾病诊疗新理论与新技术学习班”、“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学习班”多次,大大提高了本地及周边地区消化内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
特色技术:
1、超声内镜、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诊断消化道早癌
2、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胆总管结石取
出术、胆道支架置入术
3、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4、无痛胃镜、无痛肠镜诊疗、超细胃镜
5、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
6、消化道异物取出术
7、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下剥离术(ESD)
8、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9、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等。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徐医附院健康
?:-
聚焦新医改政策详情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北京白癜风专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