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专题牛结核病环境抵抗体传播途

1牛结核病的环境抵抗力

牛分支杆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可概括为“三怕”和“三不怕”。

“三怕”指怕湿热、怕乙醇、怕紫外线。细菌对湿热抵抗力差,60℃30min、70℃10min、80℃5min、95℃1min即可死亡;阳光直射条件下数小时可死亡;在70%酒精中数分钟内可死亡,对10%漂白粉也很敏感。常用消毒剂在4h内均可将其杀死,但当细菌混在痰液中或其他有机物质中时,消毒剂的杀菌效率将大大降低。

“三不怕”指耐干燥、耐湿热、耐酸碱。分支杆菌类细胞壁含丰富的脂类,对干燥和湿冷抵抗力很强,在干痰中可存活10个月,在水中可存活5个月,冷藏奶油中可存活10个月。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成员在4%氢氧化钠(NaOH)和6%硫酸(H2SO4)中30min仍存活,因此结核分支杆菌标本培养前常用NaOH或H2SO4处理,以杀灭污染的其他微生物。

2牛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一)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的发生取决于多种条件,其中人口/牲畜密度、卫生条件、排菌者在人群/动物中的比例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往往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因此,结核病在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或动物饲养密度大的养殖场高发。

(二)消化道传播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及病理组织学均提示牛场肺外结核传播途径为消化道。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可经消化道传播牛结核病。不仅人类会因吃了含有牛分支杆菌的奶产品感染,家养的猪或小牛也可能因食用奶制品厂回收来的被污染废弃的奶产品而感染。

由于牛分支杆菌具有长时间在体外存活的能力,动物摄入有传染性的粘液、鼻汁、粪便和尿液等可经口感染牛分支杆菌,造成群内或种间的传播。

(三)撕咬传染和垂直传播

尽管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吸入菌体,动物之间的咬伤也是该病传播的途径之一。有严重肺结核的病畜唾液和痰中含高浓度的牛分支杆菌,通过咬伤感染的动物传播结核病时野生动物间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尽管大部分野生动物都有严格的领地特性,发生在他们间的直接身体接触很少,但在交配季节,处于发情期的成熟雄性动物会徘徊与各自领地的边界找寻雌性动物,攻击性行为因而有所增加,尤其是雄性个体间因捍卫领地而发生争斗和撕咬,已成为牛结核病传播的重要原因。

尽管致病性的牛分支杆菌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的概率很小,但垂直传播的途径依然存在。哺乳期的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乳汁中可能含有致病性分支杆菌,当幼儿或幼畜吸食含菌的乳汁后,也会感染牛分支杆菌。

3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

结核病潜伏期一般为3~6周,有的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上通常呈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病程长时出现渐进性消瘦、营养不良、体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其他病状依赖于发病部位,表现出发病器官受损的相应临床症状。患病奶牛的寿命缩短,役牛劳动能力下降。

奶牛场牛结核病主要表现肺外结核,病变主要分布在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肝、脾。

4牛结核病的病理变化

结核结节通常为黄色,并呈现干酪样坏死向钙化转化的发展状态,偶尔会出现脓性分泌物。干酪样坏死灶大小不一,小的肉眼无法识别,大的从粟粒大至豌豆大,半透明灰白色坚实结节,形似“珍珠”状,由不同厚度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包膜内有大量黄色豆腐渣样物质。

下期预告:

结核病(三):结核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技术规范等。

来源:中科基因资讯

赞赏

长按







































公益中科
如何治疗白癜风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z/wazz/8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