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15年胃癌靶向治疗进展

胃癌(GC)是东方和少数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过去几年治疗方案进步很大,但是胃癌转移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OS)仍低于10%,中位数OS低于12个月。

化疗是晚期/转移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目前获批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顺铂和奥沙利铂)、紫杉烷类(多西他赛和紫杉醇)、氟嘧啶类(5-Fu)、蒽环类(表柔比星和多柔比星),两药、三药联合可显著提升生存率但是药物毒性大。

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失败后的可选择方案并不多,只能选择伊立替康和紫杉醇二线化疗,然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单克隆抗体(mAbs)是一种成功的实验室转化药物,目前已有多种单抗用于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不同类型癌症的靶向治疗。本文盘点了年晚期/转移胃癌的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进展。

一.抗VEGF/VEGFR

血管新生是肿瘤特征之一,其主要促进因子是内皮血管生长因子(VEGF),与胃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胃癌组织VEGFR-2高表达与癌血管密度和分期相关。

1.贝伐单抗(Bevacizumab)

主要用于转移期结肠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肾透明细胞癌治疗。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II期研究显示胃癌患者的客观反应率(ORR)由42%升至67%,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6.6~12月,总生存(OS)为8.9~16.2月。

AVAGAST试验显示,美国人贝伐单抗联合一线化疗ORR可提高到46%,中位PFS6.7月。中国人无显著获益。

2.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

通过抑制VEGF介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图1)。

图1.靶向VEGF/VEGFR的单抗

REGARDIII期试验结果显示,相比安慰剂,雷莫芦单抗可以显著改善OS(5.2月VS3.8月),延长PFS(2.1月VS1.3月)。

RAINBOWIII期试验显示,相对安慰剂,雷莫芦单抗联合紫杉醇可以显著提升中位OS(9.6月VS7.4月)、PFS(4.4月VS2.8月)、ORR(28%VS16%)。

二.抗HER2

10%~38%的胃癌患者肿瘤组织高表达HER2。HER2通路和相关单抗靶点如图3所示。

HER2过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明显相关,但是与胃癌预后的关系仍不明确。

图3.靶向HER2通路的单抗

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重组单抗,由于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因此化疗药可提升其活性。

ToGAIII期试验显示,与单一化疗相比,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5-Fu/卡培他滨/顺铂)可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ORR(47%VS35%)、PFS(6.7月VS5.5月)、OS((13.8月VS11.1月)。其中,HER2阳性组胃癌患者的OS长达16月。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患者耐受性良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如联合前、后的无症状左心室功能异常分别为1.1%和4.6%。

2.帕妥株单抗(Pertuzumab)

研究显示,帕托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可以协同改善乳腺癌OS。

JACOB试验II期结果显示,帕托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组与帕托珠单抗组ORR分别为86%和55%。III期帕托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或化疗对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的治疗效果的研究在开展中。

3.抗体-药物偶联曲妥珠单抗(TDM-1)

临床前胃癌模型研究显示,相比曲妥珠单抗,TDM-1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TDM-1的二线II/III期试验仍在招募胃癌患者。

三.抗EGFR

EGFR是上皮生长因子(EGF)家族配体的跨膜糖蛋白受体,在多种胃肠道肿瘤组织中高表达。EGFR高表达的胃癌患者约占总患者30%~50%,EGFR的表达还与患者年龄、侵袭性、晚期相关。

由于KRAS突变阳性胃癌患者比例低,基于结直肠癌临床治疗经验,抗EGFR抗体可能并不是胃癌治疗的最优选择。

EGFR信号通路及相关单抗的作用靶点如图2所示。

图2.靶向EGFR的单抗

1.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目前西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晚期KRAS野生型结直肠癌、头颈部鳞癌的治疗。

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嘧啶治疗的II期试验显示ORR为42%~65%、中位PFS5~9个月、OS8.5~16个月。主要毒性反应为腹泻、皮肤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EXPANDIII期试验显示,顺铂单药组、顺铂+西妥昔单抗联合组患者ORR无差异,PFS分别为4.4月、5.6月,OS分别为9.4月、10.7月。3-4级毒性反应率分别为77%、84%,主要包括腹泻、低钾血症、低镁症、皮疹和手足综合症。

2.帕尼单抗(Panitumumab)

其作用靶点是EGFR。帕尼单抗是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方案的最适选择。

REAL-3试验比较了EOX(表柔比星、奥利沙铂、卡培他滨)联合帕尼单抗对晚期食管-胃癌患者的药效。EOX组、EOX+帕尼单抗组的OS分别为11.3月、8.8月,PFS7.4月、6月,ORR43%、46%。

3.马妥珠单抗(Matuzumab)

I期试验显示,马妥珠单抗用于晚期胃癌有效。

II期试验对比了ECX(表柔比星、顺铂、卡培他滨)、ECX+马妥珠单抗对转移性胃癌的效果。结果显示,ECX+马妥珠单抗组、ECX组的ORR分别为31%和58%、PFS分别为4.8月和7.1月、OS分别为9.4月和12.2月。ECX+马妥珠单抗未顺利进入III期试验。

4.尼妥珠单抗(Nimotuzumab)

II期试验显示,尼妥珠单抗对晚期胃癌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

四.HGF-C-MET通路

受体酪氨酸激酶间质上皮转化因子(c-Met)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以激活肿瘤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和血管新生相关的信号通路。

临床研究发现,4%~10%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存在MET扩增,50%晚期胃癌患者存在MET蛋白高表达。3种靶向c-Met活性的单抗正处于研究中(图4)。

图4.靶向c-Met活性的单抗

1.Rilotumumab

II期研究显示,Rilotumumab对MET表达上调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RILOMET试验对Rilotumumab联合综合化疗组患者死亡人数明显上升,试验中止。

2.Onartuzumab

年ASCO-GI研讨会报道,相比安慰剂,Onartuzumab有明显的毒副作用(55%VS40%),但PFS并无差异。其中,Onartuzumab和安慰剂组c-Met表达阳性组患者的PFS分别为5.95月和6.8月。

3.ABT-

一种抗c-Met抗体。临床前研究显示,ABT-可以显著移植瘤模型的MET扩增。

I期试验显示,ABT-对MET扩增表型晚期实体瘤患者有很好的耐受性、且抗肿瘤效果明显。另一项I期小样本试验显示,相比持续化疗,ABT-可以延长患者的PFS。有趣的是,MET扩增表型仅存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肿瘤组织,并不存在原发性肿瘤组织中。

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策略。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成功,使得免疫治疗推广到胃癌治疗领域。程序性细胞死亡-1受体(PD-1)及其配体(PDL-1)在免疫御癌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胃癌免疫治疗中单抗的作用机制如图5所示。

图5.胃癌免疫治疗中单抗作用的示意图

1.Nivolumab

Nivolumab是PD-1受体的高亲和性抑制剂。不幸的是,I期Nivolumab试验虽将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却未将其纳入有效性分析。

2.Pembrolizumab

Pembrolizumab是另一种单抗,可以通过封闭PD-1受体阻止PD-1和PDL-1(或PDL-2)的结合。

IB期试验显示Pembrolizumab对肿瘤组织PDL-1表达阳性的复发/转移胃癌有很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Pembrolizumab治疗8周后ORR为22%,6个月PFS、OS为24%、69%。

3.MEDI

抗PDL-1药物MEDI对胃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MEDI联合Tremilumumab(抗CTLA-4药物)的1b/2试验仍在进行中。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免疫治疗可能成为晚期/转移胃癌的一个治疗选择。

编辑:张小熊

今日互动

哪些免疫标志物可评价胃癌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拉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xg/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