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韩国男星胃癌去世,到底如何预防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这些人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5月15日,有消息称,韩国男演员朴智勋因胃癌去世,年仅32岁。年出生的朴智勋,于年2月被确诊为胃癌晚期。今年5月11日,终不敌病魔离世。年下半年,网上传出朴智勋边输液、边做康复的照片。/网络年纪轻轻便故去,不少网友感慨“好可惜”。还有网友表示,“韩国是胃癌高发国家,这可能和饮食习惯有关”。胃癌离中国人“非常近”好好的年轻人、突然被诊出胃癌,这类新闻在中国也被频繁报道。年6月,江苏泗阳23岁女大学生被诊断胃癌晚期。临终前,她捐出自己的遗体,供医学研究。26岁女白领昼夜颠倒、饮食无规律地工作4年,被诊断出胃癌。年,35岁黄女士因胃溃疡复查,医院做胃镜检查。镜子进去后,却发现病灶是胃癌。近年来,东亚成为胃癌绝对病例数和死亡数增加的主要地区。而中国是导致东亚胃癌病例数增加的主要国家。中国医院徐惠绵教授告诉“医学界肿瘤频道”,近几年,我国胃癌新发病数略有下降趋势,但总患者数并未减少。年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整体5年生存率为35.9%,低于美、日、韩等国,发病形势十分严峻。《柳叶刀》年发布“全球胃癌大数据”。上图为年个国家和地区每10万人的年龄标准化胃癌发病率。颜色越深,说明发病数越多。/TheLancet胃癌高发,原因何在?很多人猜测,胃癌在中国等东亚国家高发,是人种原因。但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移民到美国后,后代的胃癌发病率就大幅下降。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1.遗传倾向:携带特定的基因突变。目前已知,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患癌可能性,是其他患者的3.倍。这或许和胃癌的基因易感性有关。比如,携带CDH1基因突变的人,一生中得胃癌的几率超过70%。很可能年纪轻轻就发病。2.感染因素:主要是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阳性者胃癌风险明显升高。中国Hp感染率达到50%,部分地区可能达到60%-70%。总感染人数超过7亿。由于中国多数家庭采用共餐制,这会造成Hp交叉感染。3.饮食因素:偏好高盐、辛辣、烫食,不舍剩菜剩饭。胃癌与饮食关系十分密切。胃癌高发的东亚各国,都有长期吃高盐、腌制食物的传统。比如,日韩爱泡菜,中国有咸鱼咸鸡咸肉咸一切,都是含盐量很高的食物。而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级致癌物”名单上,中国咸鱼赫然在列。另外,长久放置的剩菜剩饭不仅易产生亚硝酸盐,也易滋生细菌、病毒。食用后,可能增加胃部炎症。4.不良习惯:抽烟喝酒、睡眠不足、情绪低落。烟酒不离手,疾病缠身走。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除会引起胃癌,还可能诱发肺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此外,睡眠不足,可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几率。据统计,长时间每天睡眠<7小时,会大大增加疾病罹患率。而情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也会提升胃癌发生率。5.其他疾病:某些良性胃部疾病经手术切除后,剩余部分可能发生残胃癌。而胃的良性疾病或癌前病变/疾病,如胃息肉、慢性溃疡、恶性贫血,与胃癌也有一定相关性。综合来看,胃癌在中国高发,主要还是由外因——感染、饮食和生活因素——导致的。令人震惊的趋势:年轻人群发病率增长更需警惕的是,中国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与30年前相比,19-35岁青年罹患胃癌的人数,整整翻了一番。在传统意义上,胃癌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若将20-59岁患胃癌视为早发胃癌(EOGC),其发病率一直稳定增长。年1月,学术期刊《Surgery》发文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EOGC在所有胃癌病例的占比中,其比例从年的最低点18.4%,增至年以来的每年>30.0%,呈迅速增长趋势(P<0.05)(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若使用40岁来定义EOGC,其发病率从年的1.7%,增到年的3.5%,增加一倍。此外,与60岁以上者相比,EOGC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更具侵袭性。相关研究还发现,上述趋势在所有种族人群均可见。美国梅奥诊所TravisGrotz评论称,这一趋势令人震惊。应进行额外调查,以确定EOGC的危险因素,进而为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有关减少风险的策略。欧美胃癌死亡数大幅下降,因为有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l/wazl/30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