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服对死亡的恐惧,懂得享受生活

北京治疗白癜风三甲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河北廊坊一个小区新开一家殡葬用品店,殡葬用品店刚把牌面挂出来,就受到小区业主的强烈抵制。用垃圾堆门,拉横幅的方式大声喊他“搬走”。

心理学家经过实验,6个月大的婴儿就能知觉到深度。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刚出生几个月的单纯生命,都会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

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类自然也不例外。我们人类尤其能够体会到“不存在了”的那种恐惧。比如亲人,朋友的离世,带给我们的那种痛苦感难以磨灭,对死亡的恐惧也会更强烈。人人都怕死,但凡事有度,极度害怕死亡就不正常了。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克罗斯特·安德烈,是一位从事心理治疗20多年的专家,这20多年中,他用认知疗法陪伴,帮助各种类型的恐惧患者克服了心理障碍,并编写了《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以下称《面对的勇气》)这本书。

书中详细介绍并回答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恐惧”?“恐惧症能治好吗”?以及“如何获得直面恐惧的勇气”等问题。见证了恐惧者从极度恐惧中渐渐走出阴霾,战胜恐惧的心路历程。

恐惧患者可以说是千奇百怪。而“恐惧死亡”,也是恐惧中的一部分。

艾洛蒂非常害怕死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过度的恐惧,像心灵癌症一样吞噬着她。

一直以来,她都在担心自己会死亡,她总在说:“我不想死”。

在七八岁的时候,她早晨起来会去父母房间,看他们是不是还活着?因为怕死,所以特别抵触黑色。包括黑色衣服,黑色图片等等。和死亡有关的讣告,棺材,墓地,更是讳莫如深。

因为她觉得,一切和死亡有关系的事情,都有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她每天生活在焦虑,恐惧和心神不宁当中。

有些恐惧是我们人类独有的,比如死亡。过度害怕死亡,实际上是一种想象力丰富的恐惧,因为这些忧虑和担心,事实上是并不存在的。是因为担忧,对恐惧完全失去了控制的一种情绪。

后来,艾洛蒂决定尝试行为认知疗法。治疗师为她列好了从喝“猝死”牌啤酒,然后到走进坟墓一个练习清单。从开始念报纸上的讣告,再在有讣告的报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在治疗师的陪同下参观了墓地。开始她不敢看墓地,更不敢看墓碑上的字,但随着强化练习,她把墓碑上的落叶也一片片拿了下来。

当她发现墓地其实有很多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生死之间的交织,让她顿时感觉心中释然。她终于接受事实:“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有一天离去。”

其实,我自己也有一段面对死亡恐惧的痛苦经历。

一位非常要好的同事,经常说她胃不舒服,吃一些胃药。因为她很胖,而且挺能吃的,我还调侃她说:“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胃会不舒服”?

然而,她的胃是真的不舒服,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胃癌,已经到了晚期。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离开人世,只有33岁。而在确诊前不久,还上我家来串门,我们开心地聊了好久。

或许是因为太熟悉,她的突然离世,强烈震撼到我的内心,我被如此贴近死亡的真实感紧紧攥住,整个人被恐惧感包裹起来。

晚上开始做噩梦,梦见她来敲我家门,我打开门一看是她,潜意识里觉得她已经死了,惊恐万状拼命想把她赶出门去,她依然笑眯眯地站住门口看着我。就这样无数次被噩梦给吓醒,醒来以后,人也开始变得恍恍惚惚。

那段时间,每天都能强烈感受到对死亡的恐惧。即便是在太阳底下,都有一种阴森恐怖和平常不一样的感觉。

从小到大,我没有经历过身边熟悉的人离世这类事情。我想这是导致我对死亡恐惧的主要原因。家人认为我被不干净的东西附了身,找到一位婆婆对我说了一些“你们只是太熟悉了”类的安慰话。

或许是她的安慰话起了作用,我慢慢好了,再遇到有人离世,也不再那么恐惧。

看了科罗斯特·安德烈《面对的勇气》这本书才知道,其实婆婆起到了治疗师的作用。她的一些安慰的话,给了我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书中所说的:治愈恐惧的是我面对的勇气。

俄国作家托斯托耶夫斯基说:“人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爱惜生存的缘故”。

“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人们的共识,所以人人都有对死亡的恐惧之心。

心理学专家克罗斯特·安德烈在《面对的勇气》中讲:“我们是唯一一种明确知道自己有一天必然会死亡的物种,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忘记死亡”。

面对死亡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忘记死亡,想别的事情,接受死亡”,好好享受当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zl/wazl/33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