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无法传染,但导致癌症的细菌可以直接传播。有一种细菌会在您和别人共同进餐时传播,而且这种细菌已被确定为导致胃癌的头号因素,它的名字叫做——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很强,它一般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和唾液中,只要您和带菌者夹了同一盘菜吃,就有可能被传染。好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给小孩喂食时都习惯把食物嚼碎了以后再喂,然而,婴幼儿感染幽门螺杆菌大多就是由于大人口对口喂食造成的。
医学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家里只要有一个人带菌,几乎全家人都会被感染。因为中国人喜欢一大家子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不光是夹给自己,还给别人夹菜吃,这种错误的习惯使唾液里的幽门螺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因此,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建议改变用餐方式,从一双公筷开始,有效预防胃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而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警惕胃癌三大征兆
“
烧心
主要是由于胃中的食物“跑”到食管里导致的。胃里分泌胃酸,所以胃里的东西都是酸性的,而食管是碱性的,当酸性的物质“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感。
“
心绞痛
部分40~60岁的中老年人,在夜间或凌晨会出现类似心绞痛一样的胸痛症状,而且疼痛的位置多在胸前区,有可能是食物反流到食管、对黏膜产生刺激后产生的疼痛。因此,如果遇到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经过详细的心脏检查没有发现问题,医院消化内科进一步检查,排除胃部疾病可能。
“
贫血
这是最为隐蔽的胃癌征兆。由于肿瘤破坏血管导致胃出血,部分胃癌患者可出现呕血症状,这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贫血?很简单!第一看面色,贫血的人多面色发白或发黄;第二看眼底,贫血的人眼底发白,几乎看不到红色的毛细血管;第三看指甲,正常人的指甲呈粉红色,贫血的人会发白,就像我们按压指甲后出现的那种白。
需要提醒的是,胃癌患者贫血和黑便往往同时存在。黑便多呈柏油状,又称柏油便。由于正常的胃部细胞每2~4天就会完成一个脱落和再生的过程,癌细胞也是如此,这些脱落的细胞会被我们排出体外,但癌细胞中有血管,因此胃癌患者往往会出现黑便。
谨记防胃癌两要点
第一,建议所有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上完厕所以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养成冲便前看一眼的习惯,如果发现呈柏油状的黑便,务必警惕,及时就医。
第二,胃癌是一个非常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疾病,而且胃癌多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调查发现,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即子女和亲兄弟姐妹)罹患胃癌的风险要比一般人群平均高出3倍,因此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一定要做全套胃肠镜检查。这个不必年年查,如果首次检查未发现异常,且没有胃癌的家族遗传史,也没有胃部的相关不适症状,3年内可不用复查,必要时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预防胃癌日常生活应该这么做
1.少吃或不吃腌制食品,以减少亚硝胺前身物质的摄入。食品保存以冰箱冷藏为好。
2.多吃新鲜蔬菜瓜果,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及牛奶的摄入,提倡食用大蒜和绿茶。
3.少吃烟熏、油炸的鱼、肉等,以红烧或清蒸为好。
4.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5.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过硬的食物,进食不宜过快、过烫。
6.不饮烈性酒,不吸烟。
7.精神开朗,情绪乐观。
8.慢性胃病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居住在胃癌高发区或胃癌的高危人群应注意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
以上防治胃癌的小妙招,快快收藏吧!
本文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C13吹气试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检查意义
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诊断幽门螺杆菌(HP菌)感染的“金标准”,是临床上检测HP菌感染的首选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方便、无痛苦、无创伤、无交叉感染、灵敏度高等优点。HP菌感染可导致胃黏膜损伤,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密切相关。
正常参考值
阴性(DOB值<4.0为阴性)。
注意事项
①检测当日,受检者需要空腹或禁食3小时后方可检查。
②胶囊需用温水完整口服,切忌咬碎,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③近期服用过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幽门螺杆菌敏感药物可能影响诊断结果,检测前请停用此类药物。如有服药史,一定要向医生说明。
④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幽门螺杆菌受到抑制,所以应在消化道出血停止一周以后再进行检测。
⑤胃切除手术可能造成同位素从胃中快速排空,将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效果。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