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多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引起,表现为腹痛、腹胀、烧心、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胃炎按病理学分类可以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发生癌变的风险。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出现胃粘膜萎缩,伴或不伴有肠化生的一种慢性胃病。
然而,早期胃癌的症状并不典型,其症状和胃炎差不多,所以早期胃癌很容易被忽略。胃癌到了中晚期才会出现贫血、腹部肿块、呕血、黑便等典型表现。
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胃癌呢?
胃镜检查是最可靠的方式。胃镜可以通过在直视下观察、荧光染色、超声检查等方式发现5mm左右的早期胃癌。早期胃癌通过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只有30%。所以,定期胃镜检查,早期发现胃癌非常重要。
胃镜多久做一次?
如果是健康人群,每3-5年做一次胃镜就可以了。如果有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疾病的人群,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同时取病理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