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与早期胃癌的恩怨情仇

胃增生性息肉(亚蒂型)与早期胃癌(隆起型0-I)的相关鉴别。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尊鏡團隊出品)

作者:白光使者、天蓬

回顾我在医学界消化频道发表的第一篇关于息肉的文章《全方位解读:内镜下的息肉》所提起的息肉定义:原来为肉眼所见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年日本临床病理学者经过反复讨论,将胃息肉定义为粘膜的局限性病变且向胃肠腔内突出者。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胃增生性息肉(亚蒂型)与早期胃癌(隆起型0-I)的相关鉴别。

胃息肉大体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

山田分类:

I型:无蒂,边界不清晰。

II型:无蒂,边界清晰。

III型:亚蒂。

IV型:有蒂。

增生性息肉在常规内镜下观察,形态表现通常为:发红局部隆起,类似于即将要糜烂的草莓样。与HP紧紧相关,及黏膜通常有明显的萎缩。

增生性息肉

分析

类型:增生性(山田III型)息肉

表现:呈亚蒂型隆起,表面发红。NBI放大下可见表面的微细结构呈椭圆形,微小血管缺乏异性度。

早期胃癌“隆起性”(0-I)

第一例

分析

类型:早期胃癌‘隆起性’0-I型

表现:病变部位发红,呈隆起性0-I型桑葚状,表面呈大小不一的颗粒状。靛胭脂染色后可见表面易出血,呈粗大颗粒状表现。

第二例

分析

类型:早期胃癌‘隆起性’0-I型

表现:可见萎缩黏膜为主、发红隆起性(0-I)病变,周围伴有褪色的扁平隆起。NBI放大近端观察,可见大小不均一的腺管开口,周边腺管边缘上皮不清晰,并且可以看到表层扩张,不同口径的微小血管和氰基调的大血管。

总结“增生性息肉”-“早癌胃癌”

镜下表现相同点:

1.隆起性病变表现。

2.病变呈发红表现。

3.周围易见萎缩黏膜。

鉴别诊断:

在上面的病变图中可以看见,增生性息肉与早期胃癌的形态表现是十分的接近的,必须通过细仔的观察后才能分清!下面说点我的自我体会与浅表的分辨判断。

1.粗糙感(好似人一样,通过眼睛直观的分辨出“美女”与“丑女”);

2.微细的结构与血管:

增生性息肉(微细血管表现通常为:大小相同、无异性变化,表面微细结构也是排列的相对整齐);

早期胃癌(微细血管结构变现通常为:口径大小不一,而微细结构表现为:不规则、扩张)

3:直觉(或许有点不科学了)记得我的师傅给我说的最简单易懂分辨早期癌的经验就是:反正就是看着不舒服,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现在回忆起来,这就是一个医生最宝贵的经验判断。

(当然这些都是内镜下的观察,唯一能够证实癌与非癌的证据还是那根细长的活检钳!)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









































防治白癜风
儿童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uihongjidian.com/watl/1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